如何提升班主任的五大核心素養(yǎng)
一年前畢業(yè),我懷揣著自己的教育理想,毫不猶豫來到精英中學當了一名班主任。這一年來,在帶班的過程中經(jīng)歷了大大小小的事,讓我自己成長了不少,上次去南京培訓也收獲了很多,以下我結合李金池校長提出的班主任五大核心素養(yǎng)與自己的真實感受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體會。
第一,一個好的班主任應該做學生生活中的朋友,學習上的引導者,嚴慈相濟,兼而不偏。其實,老師和學生的每一次見面都是一場情感互動。課間,學生給老師打一杯水,老師會心一笑;課上老師給皺眉頭的學生一個鼓勵的眼神,學生充滿信心。我相信每個孩在一開始面對老師時,都是以尊敬與愛戴的誠意去相處的,所以當我們遇到犯錯誤的學生時,既要尊重他們犯錯的本性,又要有耐心去追究他們犯錯誤背后的原因。高金英老師說過,犯錯誤是孩子的權利。這就需要我們認真去了解每一個孩子,研究他的成績波動、觀察他的生活學習狀態(tài)、關心他的真實想法、關愛他的心理健康……世界就像一面鏡子,照射著我們的內(nèi)心。選擇抱怨,我們內(nèi)心就充滿了痛苦、黑暗和絕望;選擇感恩,這個世界就充滿了陽光、希望和愛!
第二,作為教育工作者要有“愛學生,講良心”的偉大情懷,一視同仁,大愛無疆。于潔老師的講座讓我?guī)锥葻釡I盈眶,她把與學生一起成長的故事向我們娓娓道來,沒有什么大道理可卻時時刻刻感染著我們。我感謝學校給我機會能接受這樣的心靈洗禮,一方面慶幸自己的工作有這樣高尚的精神引領,另一方面又遺憾自己之前做得太少遠遠不夠。
記得在一次班主任例會上,有位老師的話讓我印象特別深刻,他說,管住學生讓他不出事很簡單,但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處處小心謹慎照料卻很難。每個孩子都是一顆種子,需要我們悉心培養(yǎng),教育講究精耕細作。老師的性格因人而異,愛的表達方式固然也千差萬別,但對學生付出的東西卻是一模一樣,那就是一顆真心。我們愛學生不是愛他們身后的分數(shù),而是要發(fā)現(xiàn)孩子們身上的長處,看他們能做什么會做什么,進而對這顆種子施肥澆水,修枝剪葉,讓他茁壯成長。
第三,身教有范,氣場感人。我把每一次的班會都當作和學生們的一次心靈交流,第一次班會課,我作為一個數(shù)學老師給他們背誦高中語文的古文詩詞,學生們欣喜若狂無不嘆服,一個個眨巴著眼睛讓我傳授方法。我說哪有什么方法可言,不過是不斷的重復罷了。魏書生老師三個小時的講座中,我牢牢記住了六個字:“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不攀不比,超越自己”,我能記住它是因為這句話不斷地蹦出來,過一會就重復一下。
我們聽會和學生聽課是一個道理,學生們印象最深的永遠是老師重復最多的那句話,這就是我一開始說到的該如何提高學生背誦與記憶的效率,那就是不斷地重復。如果每天背誦一篇文章,周一晚上睡覺前躺床上回顧當天背的內(nèi)容,周二回顧當天和前一天背的內(nèi)容,周三回顧當天和前兩天的,這樣,第一篇文章已經(jīng)連續(xù)重復回顧了三次,周四的時候就不用再回顧了,依此類推。周末的時候回顧整周所背的七篇,然后隔一個月、半年、甚至一年再回顧,如果時隔三年還能回憶起來,那這就成了永久記憶。
第四,是言教有準,潤物無聲。老師的每一堂課需要細心打磨,說話用詞更是要不斷斟酌,也許同一個道理換一種說法會使學生更易理解印象更深刻。如果我們每天都能站在學生的角度去備課,思考他們能學到什么,這樣講了他們還有哪些不會,那樣講了能激發(fā)他們哪些思考,那我們就能在不斷的比較中取長補短,爭取讓課堂效率最大化。學生會模仿我們的思考方式,模仿我們的解答過程甚至是講課時的語言,這些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老師們要拿出自己嚴謹?shù)乃季S品質(zhì)、扎實的專業(yè)素養(yǎng)力求每一堂課上得無愧于心。
第五,是做學生生命中的貴人,引領學生的精神追求,指導學生的人生規(guī)劃。這次培訓的著名專家和我們一樣,都是奮斗在一線的普通班主任,在自己的平凡工作崗位中做得有聲有色。他們的共同點都是把小事做好,沿著對的方向不斷堅持,在適合自己的路上越走越長。那對于我們來說什么是對的事,我覺得這需要慢慢摸索,結合自身性格特點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我也堅信于潔老師肯定不是上崗第一天就知道她給學生寫信能成就自己,丁如許老師肯定不是一開始就知道能在微班會上大做文章,魏書生老師肯定也遇到過工作的倦怠期。正確的道路需要我們慢慢不斷地去探索,需要我們不斷去學習充實自身。育人沒有什么方法可言,老師們只要思想上走對了,自然會想方設法。
最后,以于潔老師的一首詩結尾:我是一顆秋天的樹,季節(jié)不曾為我趕路。我有耐心,不與命運追逐。安安靜靜守著我的小小疆土。有的繁華我從不羨慕。因為最美的在心,不在遠處。
下一頁